一、四川省高中毕业证样本原版图片
四川省树德学校,又名成都九中 ,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 1929 年,由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孙震将军创办,最初校名为私立树德学校。彼时,孙震将军提出了 “树德树人” 的办学主张,这一理念犹如一颗种子,深深扎根于学校的发展历程之中,历经岁月洗礼,愈发枝繁叶茂。
创校初期,学校便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优势。1932 年,秋季首次招收初中新生,男女各一班,每班 50 名,男生部设在西来寺(即今树德里),女生部则位于宁夏街树德巷。到了 1937 年,学校进一步发展,秋招收高中新生各 50 名,女生班仍在女生部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1941 年起,学校每年春季都会增招 1 班男生 。在那个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年代,树德中学凭借其先进的教育理念、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迅速在教育界崭露头角,成为当时众多学子向往的求学之地。早在三、四十年代,树德中学就已声名远扬,被誉为全中国 “最好的六所私立学校之一”,甚至有 “北有南开,西有树德” 的美誉,与天津南开中学南北呼应,共同引领着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潮流。1944 年,《大公报》发表武汉大学教授杨人梗的文章,称 “成都树德中学是全国四所办得最好的私立中学”,这无疑是对树德中学教育质量和办学成果的高度认可与赞誉。1945 年,李宗仁也曾亲临树德中学参观,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学校在当时社会上的影响力。
1952 年,时代的浪潮推动着学校的变革,私立树德学校改制为公立学校,并正式更名为成都九中。这一转变不仅是学校性质的改变,更是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后,学校在教育领域不断探索前行,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1953 年,学校被确定为省、市重点中学,这无疑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师资队伍也日益壮大。1954 年,新建的教学大楼和大礼堂拔地而起,为师生们提供了更加良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1957 年,新修的家庭宿舍四合院两个,进一步改善了教职工的生活条件。在这一时期,学校还承担了特殊的教育使命,1958 年被定为四川省归国华侨子女集中就读学校,1959 年又成为四川省高级干部子女集中就读学校,为特殊群体的教育提供了优质的平台。
1989 年,对于树德中学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学校迎来了 60 周年校庆,也借此契机恢复了树德中学校名。校名的恢复,不仅是对学校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回归,更是树德中学迈向新征程的起点。此后,学校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改革创新,在教育教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1996 年,树德中学派出干部和教师扶助薄弱学校,与成都一中共同举办树德实验中学,开创了成都市乃至四川省办学体制改革的先河,为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00 年,学校凭借其卓越的教育质量和综合实力,被评为四川省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再次彰显了其在四川省基础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
进入 21 世纪,树德中学继续秉持着 “树德树人” 的办学理念,不断拓展办学规模,提升教育品质。2007 - 2010 年,学校实施名校扩建计划,先后建成了光华校区和外国语校区,形成了 “一校三区”(宁夏街校区、光华校区、外国语校区)的办学格局 。这一举措不仅满足了更多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也为学校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 年,树德中学教育集团正式组建,集团以名校为引领,通过多种方式帮扶近 20 所成员学校,促进了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2010 年,学校被确定为首批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试点学校,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2011 年,树德中学成为中国西部唯一引进 IB 国际课程的公立高中,同时获得北京大学 “中学校长实名制推荐”、清华大学 “领军计划” 学校资格,这一系列成就标志着学校在国际化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2013 年,学校被评为四川省首批一级示范性高中,再次证明了其在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卓越品质。2014 年,学校又成为全国首批中国大学先修课程(CAP)试点学校,为学生提供
如今,树德中学已形成了 “一校三区” 的办学格局,即宁夏街校区、光华校区和外国语校区。这三个校区各具特色,又相互协作,共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宁夏街校区作为树德中学的本部,位于青羊区同心路 112 号,这里历史底蕴深厚,校园环境古朴典雅,承载着树德中学多年的文化积淀 。漫步在校园中,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回响,每一栋建筑、每一处景观都诉说着学校的往昔。这里的教学设施虽历经岁月洗礼,但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状态,为师生们提供了稳定的教学环境。该校区定位于引领学校教育思想和文化创新,着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为树德中学奠定国内一流名校的办学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师资方面,宁夏校区拥有四川省最强大的师资队伍,名师辈出,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等齐聚于此,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例如,物理教研组长罗渊,是全国百名高中班主任之星、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在物理教学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成就;数学教研组长李勇,四川省特级教师,发表多篇论文,著有《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培养了众多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 。
光华校区于 2007 年建成,坐落在西三环路与光华大道交界处,占地 183 亩,是成都市城区公办中学占地面积最大、整体布局最合理、功能用房最完善、内部设施最先进的现代化学校 。校区的建筑风格现代大气,校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繁茂,为学生创造了优美的学习环境。这里实施小班化教学、寄宿制管理,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在教学设施上,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为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光华校区的师资力量同样雄厚,既有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也有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学生带来了多元化的教学风格和丰富的知识储备。在教学特色上,光华校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在学科教学上精益求精,还积极开展各类课外活动,如科技创新活动、艺术体育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外国语校区创办于 2010 年,位于锦江区成龙大道芙蓉西路,占地 120 亩 。作为成都市第一所纯公办的外国语学校,它以小班化、精品化为教育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优秀人才。校区的建筑充满现代气息,校园环境优美宜人,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如大型体育馆、图书馆、舞台剧院、实验室等,以及满足师生日常需求的商业区、食堂、餐厅等。在课程设置上,外国语校区强调国际化和多元化,承袭中西结合的教育理念,开设国际学校双语班和中外合 作班两个教育体系。学校的英语教学独具特色,采用国外原版教材,英语课时比其他公办校多,实行双教师分 A、B 班小班化教学,每个班人数在 17 - 25 人之间,让每位学生有充分时空进行课堂活动,还实现全英文授课,营造地道英语交流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英语思维的养成。此外,学校还整合各种优质英语教学资源,引进国外优质原版教材并整合国内英语教材,开展模块式教学,再辅以文学作品、绘本、报刊杂志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英语认识世界、扩大国际视野。同时,学校还开设第二外语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语言学习机会。
在 “一校三区” 的办学格局下,树德中学注重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学校通过定期组织教师交流活动,让不同校区的教师相互学习、借鉴教学经验和方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开展同步教学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在各校区的共享,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同样高质量的教育;组织联合教研活动,共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提高教学质量。此外,各校区还会定期举办各类学科竞赛、文体活动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